以往每一年的總決賽門票都很難買到球迷網,但是,23—24賽季的CBA總決賽卻不同,G1G2在遼寧的主場,還有打折的票在賣,即便票價已經降低,依然還有剩余的票,并沒有出現過去那種買不到票的情況。遼寧主場的賽事向來如此,實力相對較弱的疆隊更是如此,G3的糟糕發揮后,G4的入場券變得無人問津,網上甚至出現了半價處理的優惠票。
當前籃球市場狀況低迷,CBA管理機構難辭其咎,他們未將精力投入運營層面,如今即便鄉村籃球賽事的關注度,也超越了職業聯賽的收官之戰,更遑論方才落幕的高中級別比賽。聯賽商業化困境的根源,在于觀眾參與程度不高,缺乏情感共鳴,賽事間歇期間也鮮少與觀眾產生交流互動。裁判的運作方式常常引起看客的不滿,每場競技幾乎都會讓裁判成為眾人矚目的中心,而不是比賽的精彩過程。

票價滯銷主要因為賽事不夠吸引人,之前的遼粵對決十分精彩,雙方打得激烈,互動頻繁,賽前賽后球迷熱情高漲,參與感很強,球票更是供不應求,這場球被球迷稱作CBA年度盛事,仿佛總決賽提前進行。遼疆對決在遼粵交鋒的參照下,顯得黯淡無光,三場較量,新疆隊皆敗北,并且呈現出的實力,與爭冠隊伍應有的水準相去甚遠。
比賽一邊倒的情況下,觀眾不感興趣,而且聯賽管理者水平不高,無法吸引人們去現場看球,因此,即使門票價格大幅降低,也沒有人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