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個首輪秀當中,有13個,其場均得分不到5分,CBA選秀,已然快要成為大型翻車現場了。
球迷最后那僅存的一點耐心,被這條數據給無情撕碎了,花了高昂代價去擺爛、交易以及爭取抽簽名額,然而板凳末端卻坐著一群身著西裝革履的所謂彩票,刮開一看全是謝謝惠顧的字樣,俱樂部總經理最怕在半夜時分接到老板打來的電話,被問自家簽下的新秀為何又被DNP,球迷則更為直接,直接打開數據網站,一眼就看到命中率僅為30%,于是直接開噴浪費名額。

原本選秀大會是模仿NBA搞儀式感的現場燈光、選秀帽、握手合影,采取一條龍包裝。當去真正打比賽時,這些秀連訓練師的汗都觸碰不到。CBA的節奏比NBL快兩檔,一旦身體對抗開始,大學里的得分王連球都難以拿穩。教練心里最怕年輕人出現失誤,只要一失誤就會換人,換兩次之后就會被雪藏,自從被雪藏完畢后基本就要告別賽季了。

有個林秉圣,他是廣廈的,成了唯一的例外,28歲才進入聯盟,常規賽場均拿3.8分,沒人把他當回事,到了季后賽突然運轉加快速度,一場比賽投出兩個關鍵三分,防守時還能夠跟住小外,時間被分割成碎片,他就在這些碎片當中搶到戲份,球迷總結說,他年紀大,有些小心思,知道怎樣在15分鐘里把所有活都干完,俱樂部最喜歡這種即插即用類型的,不用教,自帶說明書。
在廣州被撿到的李祥波表現出的情況更為離譜,他連二輪選秀的第幾順位都記不住,卻直接成為了主力,在26分鐘里拿到8分6籃板,其籃板率處于聯盟前三十,防守效率在隊里位列第二,訓練師爆料稱,他第一天進行對抗時就把隊里的老大哥頂出了底線,球探報告中寫著,他有著不三不四般的身高,然而力量卻極其爆表,廣州正在擺爛重建,急需能夠干臟活的人,而他恰好把臟活干成了絕活,他的合同還是新秀價,其性價比讓財務人員笑出了聲。


余下的高位次順序者全都集體呈現出沉默的狀態,狀元謝智杰僅得到4.4分,在球場上進行站位時常常出現迷路的狀況,當鏡頭掃向他的時候,他處于底角位置并且和隊友在路線上發生了碰撞,山東隊的后場人員較為擁擠,有高詩巖、陳培東以及外援小外,球權根本輪不到他,教練曾經給予過他機會,連續三場比賽每場20分鐘,加起來出現了8次失誤,之后便直接被dnp,榜眼王凡懿的境況更為糟糕,寧波隊并不缺少鋒線球員,外教傾向于防守型的工兵球員,他進攻能力強而防守能力弱,單場拿到21分之后就連歇了五場,再次回歸賽場時上場時間被切割得零零碎碎,楊文學被稱作最具即戰力的球員,然而其橫移速度太過緩慢,被小外針對了三節時間,教練直接選擇放棄他,到了夏天他又回到了陜西 。
冷冰冰的數字,17個首輪,4個人得分超過5分,命中率超過四成的不超過6個,球迷罵選秀不行,俱樂部罵大學聯賽水平差,大學教練罵CBA不給機會,三方互相推諉責任,最后責任落到球員頭上,二十出頭的人,帶著失敗的標簽,下一份合同只能去次級聯賽謀求生存。

CBA 沒有發展聯盟,這是深層原因之一,打不上球的人就會廢掉,NBA 有 G 聯賽,能夠提供雙向合同,球員可隨時上下,年輕人因此能獲得比賽機會,CBA 一隊注冊 12 人,其中外援占 3 個,老將又占一半,留給新秀的名額所剩無幾,一場定勝負的聯賽,教練因多種因素不敢練新人,老板追求成績,球迷渴望贏球,年輕人連犯錯的額度都沒有,于是出現了這樣的死循環,越打不上球就越菜,越菜就越打不上球 。
年齡同樣是隱形門檻,在美國選秀當中,20歲已然算是大齡,而在CBA里,24歲才被算作正常,林秉圣28歲能夠站穩腳跟,是由于其即戰力達到滿級狀態,無需再進行訓練,俱樂部將他當作外援來使用,反正也就兩三年時間,能夠取得成績便可以,真正需要加以培養的年輕新秀,反倒因為身形瘦、速度慢以及不擅長防守,而被摁在板凳上,到最后,選秀變成了尋找短工,并非是打造根基 。

想要突破局勢,依靠的只能是自身去將存在欠缺之處補足,首先要把三分的水平提升至四成,接著要練就一項在防守方面的獨到本領,最后需要把體能提升到就連連續經歷三個背靠背比賽都能夠承受的程度,不要寄希望于教練給予機會,機會是通過自身爭取而來的,在訓練場每天都要提前一個小時到達,在比賽之前要將戰術板的內容牢記于心,中場休息暫停的時候要第一個聆聽教練的戰術布置,只有使得教練認為使用你相較于使用那些老球員而言更加保險可靠,才會賜予你連續上場的時間,CBA并不相信所謂潛力,只看當下能否贏得比賽勝利 。
下賽季很快就要開始,這批新人處于懸崖邊緣,倘若再拿不出表現,合同選項便不會被執行,有的人要返回大學去當教練,有的人會去打野球獲取收入,林秉圣與李祥波已經成功,他們證實選秀并非原罪,實力才是通行證,剩余的十三人,在夏天須將體重、投籃、防守全部進行升級,不然下一次統計時,名字就會在名單里消失,CBA 的殘酷體現在記分牌上,想要留下,得先憑借數據來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