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男籃解散之后,存在著這樣的情況,有的人拿著頂薪充當主力,有的人開辦公司不再參與打球,另外還有的人甚至連訓練服都未曾再次穿過。
田宇翔未再度現身于CBA賽場,阿爾斯蘭也未再度現身于CBA賽場,這并非他們自身不想參賽,而是沒有其他球隊愿意接納他們了 。
田宇翔上賽季因傷全程缺陣,合同到期后北京隊沒提續約。
這說明什么?

說明職業球隊不是慈善機構,傷病不是借口,是成本。
一年收取多達幾百萬報酬的一個球員,僅僅安逸躺一年,球隊內部就必須尋覓他人來予以承接替位,需要花銷進行保險購置,還得去承擔戰術體系走向垮塌崩毀的風險。
球隊不續約,不是冷血,是現實。

阿爾斯蘭更直接,連退役聲明都沒發,轉身去開公司了。
他不是被趕走的,是自己走的。
籃球這條路,他早就不想走了。
有人靠籃球吃飯,有人把籃球當跳板,他選了后者。

職業球員的生涯本就短暫,能趁年輕轉型,不是失敗,是清醒。
劉航初帶清華附中熱身,韓碩當上四川隊主教練。
這兩個人的路,是八一老將里最穩的。
他們沒去打野球,沒去澳洲找飯吃,而是進了體系。

教練崗位不靠天賦吃飯,靠經驗、靠人脈、靠對球隊文化的理解。
從八一隊出來的球員,具備很強的紀律性,擁有較高的執行力,這樣的人擔任教練,遠比那些僅僅只會投三分的明星更為靠譜。
劉航初能夠進入清華附中這般頂尖的青訓體系,這表明他具備資源,擁有背景,并且說不定存在關系。
韓碩具備成為CBA主教練的能力,這并非偶然現象,而是源于他多年于場上作為老大哥所積攢起來的威信,同時也是因為管理層看重他知曉規矩,并且能夠把控住局面。

他們沒在場上拿頂薪,但在場下,拿的是終身飯碗。
許鐘豪去澳洲打黑熊隊,石顏博去NBL打石家莊藍翔。
這倆人沒留在CBA,但也沒徹底消失。
澳洲的聯賽,級別較為低微,然而薪資具備穩定性,環境呈現寬松的態勢,適宜那些身體存在傷痛、可是仍舊懷有打球想法的人 。

NBL屬于CBA的后備軍,即便無人觀看,可是能進行比賽,還能夠保持狀態。
他們不是被拋棄的,是主動退到第二梯隊,給自己留條后路。
CBA的門檻正變得越來越高,有外援占位搶崗,年輕球員沖勁十足,而三十歲上下的本土球員,既沒了爆發力,又沒了投籃能力,還沒了合同,于是只能前往更低的平臺 。
這不是墮落,是務實。

余晨、張祖明、繆光旸在打野球。
他們最后一次在CBA出場,是兩三年前的事。
野球不是街頭混混打球,是職業球員的另一種生存方式。
他們在白天的時候,有可能去做一些規模較小的生意,到了晚上,會相約去打球,打它整整三個小時,從中獲取一些出場費用,以此來維持日常生活。


他們沒退役,是因為心里還有一口氣。
他們不是沒能力,是沒人給機會。
CBA球隊挑選人員時,會去看數據,會去看潛力,會去看年齡,然而卻沒有人去關心你往昔拿過冠軍,也沒有人記得你往昔于八一打過主力 。
野球,是他們最后的尊嚴。

付豪尚在CBA充當主力,拿著合同,數據并非不佳,與付豪情況類似的還有在CBA充當主力,拿著合同,數據并非不佳的鄒雨宸、郭昊文、雷蒙 。
他們為什么能留下來?
不是運氣,是適應了規則。
付豪在遼籃,是內線支柱,能搶籃板,能吃餅,不惹事。

鄒雨宸在北控,雖然傷病多,但只要上場,就是內線屏障。
郭昊文身處同曦,具備突破能力,擁有投籃本領,能夠充當核心角色,即便失誤數量較多,老板仍舊愿意予以任用。
雷蒙在北汽,三分準,防守拼,是典型的實用型球員。
他們沒鬧過事,沒擺過譜,沒靠名氣混日子。

他們知道,CBA不養閑人,你得有用,還得聽話。
寧波隊中有馬泳,寧波隊中有王俊杰,寧波隊中有羅凱文,寧波隊中有寧鴻宇,這四個人全在寧波隊,然而,除了王俊杰以外,其他的人也就是馬泳、羅凱文、寧鴻宇,他們的數據處于平平的狀態 。
他們在哪兒?
在替補席上坐著,在訓練時跑圈,在媒體采訪里被忽略。

他們不是沒能力,是沒機會。
寧波隊不是爭冠隊,是重建隊,要的是年輕、便宜、聽話的球員。
他們屬于那種“有合同、有位置、沒存在感”的人。
這種球員,屬于CBA里的大多數,并非是英雄,也算不上廢柴,乃是維持聯賽運轉的磚頭 。

八一男籃解散,不是一支球隊的消失,是一整個體系的崩塌。
那些靠體制吃飯的人,沒了編制,就得自己找路。
有的個體憑借身體來獲取食物,有的個體靠著腦子得到食物,有的個體借助關系獲取食物,有的個體依靠運氣獲得食物。
有人拿頂薪,有人打野球,有人開公司,有人當教練。

沒有誰比誰高尚,只有誰更早看清了現實。
你曾見過這樣一個球員,他原本身為國家隊主力,之后卻輾轉至街頭去打球,而這前后之間僅僅只隔著一紙合同 。
你曾見過一位教練,他曾身為八一隊隊長,而后卻去帶領中學生進行熱身活動,而這中間僅僅間隔了三年 。
你曾目睹過一位球員,其明明依舊具備奔跑的能力,也擁有跳躍的能力,然而卻未曾有任何人去詢問一聲“你還想繼續進行比賽對抗嗎?”
倘若體制不再進行兜底,要是市場僅僅認可數據,假如青春已然成為舊賬,那你憑借什么得以存活下去呢?
是繼續等一個沒人給的合同,還是轉身去開一家小店?
你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