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A選秀大會持續兩天,活動正在舉行,The的選秀專家Sam,以及聯盟內部的John,他們會即時解讀各個順位的選人情況。

No.7 杰里邁亞·費爾斯
1.91米|后衛|18歲|俄克拉荷馬大學
評級:第18順位
我對費爾斯的看法或許比所有公開評論都要低,不過NBA管理層對他的不同意見實際上遠超外界所了解的程度。對于這類身高偏矮且只擅長控球的球員——費爾斯就屬于這種情況——人們要么認為他有潛力成為明星級別的控球后衛,要么就認定他更可能只是一名替補得分后衛,而后者會顯著降低他的市場價值。回顧科林·塞克斯頓的經歷就能感知這個界限何其精妙,他在阿拉巴馬大學讀一年級時發揮優于費爾斯,之后掌握了精準的投射技巧并展現出積極的防守態度,然而受限于身體條件,他在傳球方面存在短板,同時在防守端也感到力不從心,因此迄今為止,他始終未能以首發后衛的身份加入一支戰績超過五成的隊伍。
根據我的球員評判體系,包含控球、助攻、得分、防守和身體條件等多方面考量,費爾斯最后沒能符合要求——他的投籃不夠穩定,得分能力不足,而且防守方面存在明顯不足之處。我并不否認他將來或許能成為NBA的高產球員,有很大希望每場拿下17分和5個籃板,他的控球技術確實非常出色。
他的年紀確實很輕,距離真正成熟還有很遠的距離,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且,像他這樣的球員想要在NBA強隊中扮演關鍵角色,能夠成功的道路非常狹窄。除非他的成長過程非常順利,否則很大概率只能作為強隊的替補球員。也許他會不斷進步,到時候我現在的評價就會顯得很可笑,這種情況確實有可能發生。但最終來說,他正是我寧愿不選擇的那種類型。
解析:
我把他排在名單第五名,覺得這是眼下最合適的人選。對于需要增強后衛團隊能力、同時德章泰·穆雷又正處在跟腱恢復期的鵜鶘來說,這是個值得考慮的方案。不過要坦白說,費爾斯和喬丹·普爾組成的后衛搭檔,再加上錫安·威廉森在鋒線的配置,從防守角度考慮確實讓人有些不安。

No.13 德里克·奎因
2.08米|內線|20歲|馬里蘭大學
評級:第12順位

奎因在NBA球隊中引發的褒貶不一并不令人意外。一些球隊將他看作類似于阿爾佩倫·申京的組織型中鋒,認為他能夠持續打出20+10的出色表現——這種看法并非空穴來風。回顧他的整個職業生涯球迷網,奎因在各個時期都表現出了驚人的產出能力,依靠其卓越的身體協調性和遠程投籃技術,他天生的比賽嗅覺和得分手段理應能在NBA聯賽中發光發熱。
但是批評意見也不少:在防守方面他要比大學時承受更苛刻的考驗,時常會處于不利的對抗局面。就算他非常用心地鍛煉防守技巧,先天的體質條件或許還是會影響他無法達到理想的境界。
奎因最應著力提升身體素質和移動技巧。只要無法達到明星水準,只要能開發出可靠的得分手段,也能確保成為像納茲·里德那樣的合格球員——當然前提是防守不能成為短板。他的進步空間主要看個人付出程度:只要能維持好本賽季的身體狀態,就有可能晉升為明星球員;一旦在這方面有所松懈,就很難成為左右比賽勝負的重要角色。不過即便發展不順,以其技術水準至少能擔任可靠替補中鋒。
解析:
本周有傳言指出鵜鶘新任執行副總裁喬·杜馬斯非常倚重前活塞、雷霆及奇才俱樂部的高管特洛伊·韋弗的選才意見——這確實引人深思,韋弗在擔任活塞隊職務期間就以其傾向于挑選內線球員以及偏好華盛頓DC地區新人的選才思路而聞名。考慮到奎因和錫安·威廉森在防守端都存在不足且都不具備遠投能力,他們能否完美融入新體系尚不確定;再加上鵜鶘的醫療團隊實力平平,若要讓這位體能本就不夠穩定的球員保持競技狀態,恐怕會非常吃力。更值得探討的是,鵜鶘為了選上奎因向上交易了10個順位,代價是2026年的無保護首輪,這個選秀權歸屬鵜鶘或雄鹿取決于當時兩隊的順位比較,這是一筆不小的損失。

No.40 邁卡·皮維
1.98米|側翼|24歲|喬治城大學
評級:第46順位
我對皮維的得分手段存有疑慮,不過對其防守作用完全表示贊同。Big East聯盟的教練們極力稱贊他的防守壓迫性,說他既能攔截進攻路線又能造成許多失誤。雖然他的臂展不是特別長,但我相信他能適應NBA級別的防守要求。核心是看其能否持續本季的投手水準——皮維僅有一年可靠的射門記錄,并且長期罰球不穩,讓人對其在NBA的投射能力有疑慮。不過只要投籃穩定,他可能爭取到穩定出場時間。他本該是我首選的雙向球員,最終留下也不足為奇。
解析:
鵜鶘在本周喬丹·普爾交易中得到了這個選擇權,他們接連挑選了攻擊型選手,這次卻轉而選中了防守型專家皮維,只要他能練好投籃技術,就有望成為出色的防守屏障,這也是鵜鶘新管理層又一次傾向于選擇華盛頓DC-馬里蘭地區的球員,雖然皮維來自德州,只在喬治城大學踢了一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