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體壇資訊,關注中國足球。
當前,國內聯賽的中超賽場已經到了收官階段,而國足方面,主帥選拔仍在進行。
2026年世界杯預選賽上,國足折戟18強賽,連續6屆沖擊無功而返,新一屆足協不得不作出更換主帥的決定,國足再次重建。
與亞洲其他強隊,如日韓伊等相比,國足一直無法走向世界的主因,其實并非主帥,而是球員整體實力有限,即便有些球員前期展現出一些潛力,因無法走出留洋道路,長期在國內過“安穩日子”,從而慢慢變得平庸。
于是,留洋也成為足協、球迷所期待的事情,希望有年輕人盡快走出去,慢慢帶動國內足球環境,向好的方向發展。

從年輕一代的球員里,其實還是有一批具備很強可塑性的球員,如果能實現留洋,經過幾年海外錘煉,將來或能為國足助一臂之力。
近日,前國足主帥伊萬科維奇接受國內媒體采訪時明確,克羅地亞聯賽冠軍球隊,已經通過自己向王鈺棟和劉誠宇兩位小將發出邀請,這對于國足來說無疑是好消息,但同時也存在兩個大障礙。
“在中國球員方面,已經有人通過我向兩名中國球員發出合同邀請,前往克羅地亞聯賽冠軍俱樂部踢球。
這兩名中國球員是王鈺棟和劉誠宇,他們都是18-19歲的年輕球員,在那樣一個聯賽里踢球肯定會受受益匪淺……”
另外,伊萬也說到,直接前往五大聯賽的難度不小,所以最好還是先通過歐洲二級聯賽作為跳板,一步一步實現過渡和跨越。
通過伊萬的話能夠看出,是克羅地亞聯賽的冠軍球隊向兩位中國小將發起的邀約,說明還是肯定了二人的能力和潛力。
只不過仍然存在兩大障礙,或難以成行。

首先是語言障礙。
王鈺棟劉誠宇在國內一直踢球,已經非常熟悉周邊的環境,走出去面臨的首個問題就是語言上的障礙,從0開始學英語,對于邊踢球邊上學的他們來說,確實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而像克羅地亞聯賽這種級別的聯賽,應該還不足吸引球員義無反顧地不遠萬里去留洋。
其次,薪水方面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強如王鈺棟劉誠宇在國內的新星,到了海外更多地是以學習為主,球隊依然只是作為儲備球員培養,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外援。
講直白一點,不是去當球隊大腿,人家只給一個學習的機會。
所以在非常現實的薪水待遇方面,過去只有“白菜價”,每個月幾千歐元的待遇,與國內年薪百萬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讓球員拋棄高薪從頭開始,雖然對長遠之計有好處,卻也冒著很大的風險。
一句話,踢球是個消耗青春的職業,一名球員的職業生涯也是短暫的,他們不得不為生計打算。

總而言之,在國內已經打出名堂的年輕小將,再出去從頭再來面臨諸多問題,這不僅是擺在球員面前的現實問題,也給足協的改革提出新的挑戰。
用球迷的話說,誰不愿意找一個離家近、工資高、同事相處融洽的好工作?
舍近求遠,需要莫大的勇氣。
對此,大家覺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