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足球日報,伊萬科維奇在接受“足球隊報”的采訪時,談到了自己執教國足時的一些情況。

你接手國家隊后,你認為國足在理解和執行戰術方面最大的差異是什么
差異之一是戰術的靈活性,球員們會嚴格執行自己的任務,但沒有達到能夠團隊協作的地步。足球要求的不僅僅是完成自己的任務,還要在比賽中貢獻更多自己的東西,在團隊配合中做得更好。此外,跑動量一直是個問題。比如說,張琳芃在對陣新加坡的比賽中跑動距離不到10公里,而他已經是全隊跑得最多的了。如今的比賽標準是每場至少跑11到14公里,這種差距會在比賽強度和比賽質量上體現出來。
那么球員在哪些方面讓你驚喜,哪些讓你頭痛
球員們在遵守紀律和執行訓練要求方面,做的非常好。很顯然,他們接觸到了一些新東西,必須花時間適應,因為他們如果想要在高水平的比賽里展現,就必須要盡可能多適應這些要求,當然,這需要時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越來越接近,我所期望和對他們的要求。
我沒有遇到什么大問題,除了一些球員的傷病問題,還有年輕的因素,這是不可避免的。他們必須通過比賽來獲得經驗,這種經驗不是光看比賽就能得到的,必須親身去踢。比如胡荷韜在對陣澳大利亞的犯規,當時我們1-0領先,那個犯規是沒必要的,這些都要通過備戰訓練和高強度的國際比賽來積累。
外界總認為中國隊在比賽里緊張且缺乏自信
首先,那種緊張或者說不自信,是源自他們想要踢出更好的比賽,是對勝利的強烈渴望。很顯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壓力,自信的缺乏,這確實是個問題,自信心是通過學習來獲得的,通過比賽,通過訓練,球員才能更好地發揮,這是一個與經驗相關的細節問題,需要整體提升隊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