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在籃球運動界的崇高位置究竟該如何評定?美國民眾對于這位被載入史冊的亞洲標志性人物究竟持有怎樣看法?
在美國觀眾看來,姚先生的卓越貢獻遠非數字能夠概括——堪稱華夏體壇的杰出代表?又或是NBA文化交流的橋梁?然而每當姚明聲名遠播,總伴隨著不少爭議的聲音。
賈斯汀·布洛克是《赫芬頓郵報》的資深籃球評論員,他認為美國民眾對姚明的成功感受十分矛盾。一方面,大家為姚明創造的經濟效益而高興,另一方面,又經常拿他在賽場上的表現以及他的膚色說三道四。
但歸根結底,是姚明改變了NBA。
姚明名人堂海報。
一個幽默的文化使者
一個中國身材高大且態度謙和的人,當他和奧尼爾、艾弗森站在一起時,時光仿佛立刻倒流了。
姚明入選名人堂的消息傳出后,眾多美國球迷紛紛表達肯定,其中一位球迷在雅虎論壇上留言稱:他身高7英尺6英寸,整個職業生涯罰球精準度達到了83%。這位內線球員的手感極為出色,在巨人中顯得尤為難得。要知道,以往休斯頓火箭隊都指望自己中鋒去罰球線得分。
還有球迷表示:曾經那段難忘的歲月中,幾乎所有人都欣賞火箭隊。
自從加入NBA直至結束職業生涯,姚明的體態有所走樣,社會角色也發生了變化,然而在美國人看來,他那份低調和風趣始終如一。在他剛加盟NBA的初期,正是憑借謙和的態度才度過了最為艱難的階段。
《赫芬頓郵報》報道過這樣一件事:2002年,姚明首次代表邁阿密球隊參加NBA比賽期間,該隊為現場八千名觀眾分發了具有中國風格的吉祥糕點。
這種點心并非源自華夏,卻在美利堅的習俗中被賦予了一種“蒙昧和原始”的寓意,這種解讀也被當作是對姚明的譏誚。
火箭隊管理層對于這個舉動非常憤怒,但姚明卻沒有生氣。
我確信人們認識不同的文化環境時會遇到諸多阻礙,尤其以中國和美國為代表的國家。籃球的互動能讓地球縮小,人類也能增進彼此的認知。
在奧尼爾口中,姚明是唯一一個能在他面前跳投的男人。
另有一次,面對奧尼爾與姚明的較量,曾借助媒體發起挑釁,聲稱要告知姚明“ching chong-yang-wah-ah-soh”。奧尼爾此舉并非意在說中文,而是企圖以此方式取笑對方。
姚明也憑借他的風趣化解了這場幾乎被貼上“種族歧視”標簽的事件。他確信奧尼爾只是戲言,但或許許多亞洲人暫時還無法接受這樣的玩笑。

姚明可能是籃球界的杰出人物,他的聲望或許只有喬丹能比肩,這種影響力遍及美國及全球。《赫芬頓郵報》這樣評價道,姚明堪稱籃球界的翹楚,若他都不適合入選名人堂,那還有誰配得上這個榮譽。
姚明讓NBA賺得盆滿缽滿。
NBA賺了這么多錢,卻成了姚明的“原罪”?
姚明借助2011年新設的“國際評審委員會”,以國際球員資格,被列入提名名單。
姚明未能贏得總冠軍榮譽,他的最佳表現僅達到西部半決賽階段,對于他入選名人堂持有異議的,大多是來自業內資深人士。
前NBA職業球員,現任ESPN籃球解說嘉賓杰倫·羅斯首先公開表示異議,他認為,姚明完全,完全沒有資格進入名人堂。
前NCAA知名運動員、現為CBS體育資深評論員的道格·格特利也指出,倘若將姚明稱作國際籃球的杰出代表,他立刻表示贊同。然而,要論名人堂成員,他推測這會讓所有在名人堂的運動員感到失望。
成為“懂球帝”其實很簡單,不過可以參考姚明2003至2007年的表現:他兩次位列中鋒效率排行榜首位,其生涯效率指數位列NBA歷史第21位,僅次于科比的第22位,在狀態最佳時,他每場能貢獻22分和11個籃板。
姚明的團隊建樹或許并不突出,然而在奧尼爾看來,姚明是僅有的一個能在他面前進行跳投的球員,也是唯一一個被他封蓋了七次的選手。
球迷打出標語支持姚明、支持火箭。
或許,姚明在賽場之外的成就過于引人注目,掩蓋了他比賽中的表現,結果反而成了他的一項“過錯”。
根據ESPN的數據,自2002年姚明加盟NBA以來,逾三億中國人通過他直接或間接受到籃球的影響。
姚明代表火箭隊出場比賽期間,有超過兩億中國觀眾通過直播觀看,這個觀看人數遠遠超越了美國超級碗的收視規模。
中國并非唯一獲利者。1990年NBA在香港設立首個辦事機構期間,多數公司對其投資合作意向冷淡。然而姚明赴美后,NBA中國便從眾多企業手中募集到超過2.53億美元的資金。
NBA在中國的商業價值已經突破230億美元大關,每年能夠創造超過15億美元的收入。
而根據NBA官方發布的數據,這項運動在中國社交網絡中占據首要地位,有數以億計的愛好者借助各種渠道關注NBA的比賽情況。
姚明成為NBA的聚寶盆,在聯盟高層,人人都在期待他的表現,ESPN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