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男足的選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截止目前,國足帥位已經空缺了長達四個月時間,這在中國足球歷史上還是比較罕見的現象,可見這次足協在選帥問題上確實面臨著不少難題。而據國內媒體近日足球日報披露,國足選帥其實并不只是足協自己說了算,甚至足協本身的態度也會被外界左右,這也說明國足選帥是一個牽涉多方關系的大型“工程”。

據《東方體育日報》的報道,在國足2022年選帥期間,足協籌備的選帥小組,曾對當時的主帥候選人揚科維奇表示過質疑,認為不應該由他來執教國足;但是,隨后選帥小組中的一位“名宿”接到了一通神秘電話,之后對揚科維奇的態度180度大轉變,最終同意這位塞爾維亞教練接手國足。

當然,這通神秘電話是誰打的,以及電話背后的“神秘力量”來自何處,那就是永遠的謎團了。但后來的事實證明,選擇揚科維奇執教國足,的確是一個重大的失誤。在揚科維奇手下,國足甚至贏不了馬來西亞,并且在亞洲杯小組賽踢出2平1負、0進球的成績,創造了48年來最差戰績。

實際上,這并不是國足在選帥問題上第一次被外界左右、并出現嚴重失誤的情況。例如2021年底,國足在12強賽戰績不佳,時任主帥的李鐵下課,當時足協有意聘請一位外教帶隊踢完剩余的比賽。但據當時的媒體報道,也是因為“外部力量”介入,足協最終讓李霄鵬接管國足。結果,李霄鵬帶隊的第一場比賽,國足就客場慘敗給了越南。
由此可見,國足選帥牽涉到的層面,很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廣泛。在這樣的背景下,尤其是在這次國足主帥持續“難產”的今天,最終會是誰成為最終的人選呢?只希望選到最后,不要再是揚科維奇那樣的“水貨”就好……